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龙江时评 >> 市地观察
【地评线】龙江时评: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加快推动哈尔滨创新驱动发展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时间:2021-02-04 11:42:00
作者:赵晖
编辑:张广义

  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科学谋划编制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背景下召开的,事关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发展方向、战略布局、思路举措和工作重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工作报告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凸显了创新驱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全会要求:“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按照《建议》的战略部署,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深钻细研、融会贯通,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战略意图,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哈尔滨的工作实践。为此,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考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突出强调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哈尔滨市拥有51所普通高校,副省级城市排名第6位;517家科研机构;两院院士40名,副省级城市排名第7位,科技创新资源丰厚。我市对国家的航天科技、深海探测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某些重点领域完全有能力抢占世界科技前沿。所以,对接国家战略,《建议》以“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为核心,浓墨重彩、高瞻远瞩地提出,“支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聚焦深空、深海、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极地环境模拟与测试等前沿领域,争取布局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高能级科技‘硬核’体系”;“瞄准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实施基础研究‘突破工程’”;“增强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等重要举措,是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无缝对接并立足我市科技资源实际、面向未来的战略考量。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举措

  目前,我市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市委全会客观地指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即:“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总量少、速度慢、结构不优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2019年哈尔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0.8:21.5:67.7,与其他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而言,哈尔滨市一产大而不强,二产不大不强,三产结构不优,科技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迫在眉睫。为此,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的“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跟进对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新技术、发明专利、技术标准、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等措施,就是要尽快把我们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

   “加速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修订完善了《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即“科技创新39条”)建立“创建+发展”的各类校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地政策支持长效机制,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的推动了我市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市的各类信息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融资机构等起步较晚,特别是我市缺乏完善的、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专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总体服务能力不高,缺乏必要的服务支撑体系,一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没有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所以,加速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的任务十分急迫。市委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十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上市培育”全链条创新生态。支持哈工大创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创新落实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政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等措施如及时雨,急需落地。

   “建设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发展协同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融通创新。我市涌现出不少创新十分活跃、发展潜力巨大的科技型企业,面临着市场准入门槛高、手续复杂、创新创业平台缺失等诸多障碍,创新环境亟待改善。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还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的平台支撑,以政府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按照省委全会要求,针对我市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缺失的实际情况,《建议》具体给出清晰的实施路线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区科学城,加快建设哈尔滨新区和哈工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推进学府路一大直街-南通大街科创产业带建设,配套完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三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极地能源、生命信息、新材料、健康食品等领域和交叉学科,加强与俄罗斯、中东欧、日韩等国家科技合作。

   “强化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路径

  创新人才匮乏与创新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针对人才缺失的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加快构建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开展‘百万校友资智回哈’行动,发展‘校友经济’。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从我市目前情况来看,专门为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体系尚未形成,导致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出来之后,由于融资不到位,迟迟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与同类城市比较分析,我市在融资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短板,财政科技投入不足。虽然很多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感兴趣,但由于投资风险高,企业都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建议》针对我市科技金融发展滞后的问题明确要求:“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促进创投业发展力度,构建完备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等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24小时排行
1   “潜龙三号”将完成海上试验与验
2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
3   新华网评:用奋斗敲开幸福之门
4   我国制造业奋力由大到强 关键产
5   牢记总书记嘱托 以百倍热情加快
6   博鳌亚洲论坛关注中国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