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龙江时评 >> 热点追评
【地评线】龙江时评:珍存城市文化记忆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时间:2021-09-13 10:39:57
作者:刘金祥
编辑:张广义

  作为城市活着的历史,建筑是可以触摸的城市灵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卓卓言之,建筑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保护历史建筑是在延续城市的生命价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建筑学家罗哲文著文阐释,历史建筑镌刻着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印记,假如城市的历史建筑越来越少,那么这座城市的历史会逐渐黯然失色。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落后省份,国内很多大中城市在商业开发大潮鼓荡下,像吃了增肥药一样迅速膨胀起来,似乎一夜间高楼林立大厦比肩,人潮涌动车流澎湃,少数城市以发展经济的名义几乎将历史建筑拆除殆尽,城市有形文化遗产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城市“文化记忆”正在渐趋消失,城市文化印记也变得日益模糊。

  克隆与效仿,是当今城市的一种重要病症。去过东京、香港和纽约的国人都非常清楚,国内很多城市的外在形貌,与银座、九龙和曼哈顿没有更大区别。站在四明山顶俯瞰宁波,宁波仿若移植到中国的东京;置身假日海滩观赏海口,海口俨然缩微版的香港;从太阳岛打量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哈尔滨仿佛纽约的某一著名街区。仔细想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不也都展现出一种摩天大楼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姿态吗?一些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风貌与文化个性,早已被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所吞噬和湮灭。世界著名建筑师沙里宁说,一个城市居民的文化追求,体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上。城市文化的打开方式本应是多维多样的,但当下城市间的差异性不仅越来越小,而且在国内很多城市,追求制式统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反而成为一种趋之若鹜的时尚,当人们意识到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性之时,很多历史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也早已被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在缺乏历史故事和文化记忆的单调建筑里,只能凭借电子屏幕上的即时景观和碎片文化来充填精神胃口。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有的城市建城时间过于晚近,有的城市文脉过于单薄,其历史建筑没有保留的必要。但任何城市都是从襁褓中发育出来的,都是从摇篮里成长起来的,无论这座城市昔日多么辉煌而当下多么衰败,也无论这座城市历史文脉是浅薄的还是厚重的,这些都水乳交融在城市历史文化中,城市历史不能被个别急功近利者所改写,城市文脉也不能被某些一厢情愿的政客所阉割,那些负载文化记忆的历史建筑必须得到保存和修缮。第一代来宁波的创业者,也许永远不会忘记北仑港里小渔村那斑驳而低矮的民居;较早登陆海南岛的闯海人,可能会始终怀恋入驻海口时那简陋而逼仄的住所;第一批闯关东到哈尔滨的开埠者,似乎会永世铭记松花江边那些防寒耐热的地窨子。即便人们出生于人烟稀少的苦寒之地,那安于一方边寨里的一草一木,那与世无争城隅中的一砖一瓦,不也都寄寓着人们的绵绵情思和浓浓乡愁吗?

  经济勃兴的表象之下,人们忽略了涵育城市文明的历史源头,淡忘了滋养城市演进的文化根脉。宁波、哈尔滨、海口三座城市的历史可上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庄重古朴的天一阁、巍峨高耸的天封塔、壮伟雄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建筑,这些宁波的著名地标和重要窗口,不仅表征着甬城的深厚历史文化,而且见证着一座沿海历史文化名城的当代转型。简洁凝重的中央大街、精致典雅的中华巴洛克、富丽堂皇的圣索菲亚教堂等建筑,既是展示哈尔滨风采与气度的文化名片,也是诠释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人文符号;优雅精致的钟楼、清幽恬静的海瑞故居、简约明快的骑楼老街,以及迄今香火不断的冼夫人庙等建筑,与椰风海韵相融,与蓝天白沙相接,镌刻着海口豁达坚韧的文化性格,承载着海口包容亲和的文化品质,这些著名建筑与抱罗粉、老爸茶、椰汁糕等美食一道,深深地嵌入海口人的精神肌理和文化记忆。坦率地讲,宁波、哈尔滨和海口这三座不同地域的城市,有的历史久远有的历史短暂,但无论其历史是绵长的还是短促的,由其城市建筑所存留的文化记忆均弥足珍贵。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永远处于矛盾中,正如当今一些城市保留下来的老房屋老街区,的确无法给居民提供更多的实用价值,年长者由于多年居住于此而难以割舍,年轻人则基于现代建筑的快捷方便而心向往之。但笔者要表达的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决策者、规划者和管理者们,是否能从长远角度和战略层面进行考量,为了让当代居民记住城市历史,为了让未来居民了解城市来历,应当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历史建筑,以确保城市“文化记忆”得以丰富、完善、传承和赓续。

  一座失去“文化记忆”的城市是浮躁的,而浮躁的城市必然没有出路和生命力,不难设想那些历史建筑被拆除、“文化记忆”被抽空的城市,生活这样城市中的居民,他们的日常行为无疑会变得盲从和随意,只会考虑当日的生活而不去思考今后的生存。事实上,一个人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过往,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成长方向;一座城市只有明晰自身的“文化记忆”,才有可能找到今后的进步依据。那些无论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是历程短暂的城市,不应借助发展经济的堂皇名义拆除历史建筑,更不应凭籍商业开发的牵强理由抹去城市“文化记忆”。作为一个城市的市民,当他说喜欢这座城市的时候,实际上不仅是指钟情这座城市的当下,更是向这座城市的往昔致意,尽管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能比较粗陋比较简单。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24小时排行
1   “潜龙三号”将完成海上试验与验
2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
3   新华网评:用奋斗敲开幸福之门
4   我国制造业奋力由大到强 关键产
5   牢记总书记嘱托 以百倍热情加快
6   博鳌亚洲论坛关注中国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