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要闻要论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准确领会把握精髓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来源:黑龙江日报
时间:2018-01-16 09:18:00
作者:
编辑:张广义

  三个维度把握新的历史方位

  胡凯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中华民族的维度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三十年,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真正富起来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科技、经济、文化各领域持续发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的社会法制体系,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更多中国人感受到了国家的文明进步,真切体会到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方方面面可以感知的变化。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维度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西方“唱衰”声中走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功,有力地印证了社会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愈加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从人类社会的维度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意味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在很多国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却正在中国次第上演,中国的脱贫实践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管是新“四大发明”的持续风靡,还是大飞机飞天、蛟龙号深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转化为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回响与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度认同。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上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对那些因简单复制西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而陷入“现代化困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深刻启示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秦慧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根据新时代要求,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总体建设布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创新点和突出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用两个“根本”定位政治建设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讲了八个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用两个“根本”强调政治建设的不可动摇,一个是“根本要求”,一个是“根本性建设”。“根本要求”是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其本质属性就是要有鲜明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倾向,客观上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要求为统领,这是党的十九大在党建方面最大的创新。“根本性建设”是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方向和效果上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政治建设的内容是决定一个政党前进方向的核心要素,更是决定一个政党执政效果的试金石,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了“根本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中,把“政治建设”放在了第一位,并且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然后才是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并且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是深刻全面地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教训,是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用“集中统一”定位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律。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把“全党服从中央”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在制定党建方针上,反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案件中,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结果,这些案件的犯罪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倾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把个人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对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分而化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分化了党的领导,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导致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的严重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统一”,是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集中统一”要求依党规党法“全党服从中央”,“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全党一盘棋,统一意志,统一思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定位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回答了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特殊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的前进方向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做到政治强,就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忠诚老实”是体现一个党员讲政治的先决条件,也是体现一个政党政治性的基本要求,只有对党对人民做到了“忠诚老实”,才能形成坚强的党性力量,才能做到“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一个党员的基本道德修养和准则,凡事处以公心,才会有“实事求是”的作风,才会“清正廉洁”执政,执政效果和党的公信力才会不断提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磅礴力量完成历史使命。这个价值取向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和未来指向,在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关键所在,使命呼唤中国共产党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把党建设成为政治强党性强的执政党。

  以“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履行政治职责就要增强政治本领,这是新时代新形势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要求。如何增强政治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加强党性锻炼是增强政治本领的根本要求:一是铸就政治灵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性教育的首要任务,牢记党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要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二是提高政治觉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途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时刻提醒自己的初心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自己的职责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自己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谋发展。三是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制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只有这“五个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处理好党性原则与市场法则的关系,防范资本力量干预政治决策,用法制思维和底线思维自觉抵制市场法则对政治原则的挑战;才能处理好政治原则与学术思想的关系,营造用学术语言讲政治的氛围,用辩证思维科学区分哪些是政治是非问题,哪些是学术研究的观点问题;才能处理好政治把关与组织纪律的关系,用创新思维建立严管又善管的容错纠错机制,有效纠错又科学容错,以政治把关选好人才为党为人民服务,以政治能力引领人们为祖国建设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着力推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

  刘金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这一要求表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持久性功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体具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人民主体性。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宪法的基本属性和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某一部分人和某一社会阶层的法治,而是全体人民的法治,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是以全体人民为核心和归宿,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最终受益者。二是历史传承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我国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递进而来的,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质素,葆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三是体系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是一个保守孤立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观念系统,其一方面主动吸纳西方发达国家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当代各国法治文化研究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正在全方位地与当今世界法治文化接轨。四是发展渐进性。人类文明史和西方法治文化史均表明,建立一种完备、规范、科学的法治文化,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概莫能外,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立基固态、循序渐进。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时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势在必行。首先、建设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重大抉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既需要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也需要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次,建设法治文化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法律是治国理政的主要手段,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良器”。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领导干部既肩负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重大使命,又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等诸多挑战和严峻问题,亟需提高依法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而法治能力的锻造与提高,需要法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再次,建设法治文化是营构尊法守法信法社会氛围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一要求虽然针对全党,但对全体社会成员也有指导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如何真正实现良法善治?破解这一问题的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在全社会营构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在全体国民中确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价值导向。扎实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热情和信心,有助于引导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和主动践行者,有助于使法治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社会成员的内在修养、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有利于打牢和夯实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如何推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

  建设法治文化是一个锻造法治中国内在品质、树立法治中国外在形象的过程。第一,建设法治文化必须弘扬法治精神。要针对新时代我国法治文化还比较薄弱的现状,把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治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途径新载体,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崇尚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风尚;要注重对法治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注重对现实问题进行前瞻性研判,善于对法治理论成果和法治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概括并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厘清法治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运行逻辑,不断厚植法治精神赖以成长的文化土壤;要善于发掘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勇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法治文化中的优良成分,紧密结合国情加以创造性地改造,使之不断地时代化和民族化;要鼓励支持法治文艺创作,构建法治文化阵地和载体,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倡导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营造捍卫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第二,建设法治文化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全社会成员都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善于以法律眼光审视自身言行,善于从法律角度打量工作和生活,将自己时刻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办事情,时刻牢记法律赋予的职权规定,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第三,建设法治文化必须坚定法治信仰。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宪法和法律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戒条,从近年来落马官员身上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克服人治思想,摒弃人情观念,杜绝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现象,把对宪法和法律的崇尚和敬畏作为修身理政、立言立行的主要标尺。当然,法治信仰绝非对人类活动的思想牵制,而是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引导。坚定法治信仰,要求我们要把法治信仰融入到精神世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中,实现法治从制度、工具层面向文化、文明层面的升华和跃进,最大限度地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功效。

  (作者系哈尔滨市人大农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赵萍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判断的指导意义极其重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到十八大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的整体部局,特别是过去五年,我国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仍需更大作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人们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优质生态产品仍然总体短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要矛盾的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论断阐明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生态环境的期盼,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解决。

  “美丽”写入强国目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增加了“美丽”二字,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了“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人民尽享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是新时代党的神圣责任与使命。

  在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等世界性难题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绘就美丽中国新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探索性,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的确权和管理体制整合难度较大、有的改革落实需要相应修订法律法规、市场作用发挥得不够,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四项工作部署,即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这些改革举措,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直面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突出问题,旨在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旨在从最棘手、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实施专项行动;旨在建立配套政策法规,改革组织架构。

  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报告首次提出了降低“物耗”的任务,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求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方面,报告提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相对于过去“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提法,“打赢”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坚定的信心。对于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报告提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与此前“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等提法相比亦有明显细化,证明了党对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方面,报告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使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在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方面,报告中要求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实现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的路线图。

  (作者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校)

24小时排行
1   “潜龙三号”将完成海上试验与验
2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
3   新华网评:用奋斗敲开幸福之门
4   我国制造业奋力由大到强 关键产
5   牢记总书记嘱托 以百倍热情加快
6   博鳌亚洲论坛关注中国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