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搜 索
王红滨副教授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案例
2025-10-20 11:34:46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我目前承担《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近三年均学时148.8学时。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研究系统软件的课程,也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计算机专业承上启下的课程,为学生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基础。传统的教学存在的痛点:实践实训有待改善、能力培养浮于表面、文化认同感薄弱等。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总结,课程聚焦企业的真需求、真问题、真场景,通过校企真协同、校企共平台、校企深融通等创新举措,提出教学创新改革,采用AI技术赋能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操作系统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强校企协同,助力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课程采用校企联合授课,以企业的“真需求、真问题、真场景”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真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通过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相结合,课程引入了科研项目的真实案例,这些措施增强了演示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操作系统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一些复杂问题,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协作完成,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这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各类竞赛与操作系统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实战能力。

  共建校企平台、助力人才培养

  针对现有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能力培养能够有效落地,采用进阶式问题牵引,校企“资源平台共享”、“技术力量共用”、“师资力量共撑”,通过加强实验国产化教学进程,采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实验平台和华为openEuler实验。借用与华为公司合作的“智能基座”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协同育人项目相结合的实验平台环境,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可以打破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使用并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自然地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具备使命感和荣誉感。其次,加强操作系统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深耕校企融通,助力双师型队伍建设

  针对学生缺乏国产化意识、对现有技术依赖性较强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校企合作采用双师型队伍共同推进教学工作。双方协作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指导、大纲制定、创新培养及考核评价等内容。以操作系统理论知识为载体,在各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宜地穿插介绍操作系统相关产品对应的我国民族企业与国产品牌情况,与华为“智能基座”项目,即引入华为openEuler操作系统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从爱国主义情怀、法治意识、榜样力量、合作精神等方面凝练操作系统课程的思政元素。同时,积极参加操作系统课程相关会议,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和交流结识了国内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的教师,同时也包括操作系统课程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红滨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