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观察  >  经济社会
搜 索
数字化驱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024-09-17 08:32:2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更加突出了创新的核心地位。而拔尖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世界重要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挑战。与此同时,数字化战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数字化驱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拔尖创新人才的数字化识别、监测与预警

  拔尖创新人才的数字化识别是指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将其纳入数据库专项管理的过程。通过在科学、艺术和体育各领域开展竞赛,收集人才信息,并结合心理教育诊断测评,采用中外学界广泛认同的量化测评工具,借助数字化技术,智能判断人才认知能力和个性成长,及时精准发现人才的卓越才能及潜能。

  拔尖创新人才的数字化监测与预警是指针对拔尖创新人才遇到的问题自动生成解决方案。通过收集人才的日常学习数据,借助数字化技术创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监测模型,对人才在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过程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人才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建立起拔尖创新人才数据库,统一制度和标准,夯实人才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底座,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拔尖创新人才的数字化分类与个性化资源供给

  随着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人才之间的个体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基于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差异,使用数字化技术对人才进行分类,如在性格特质上,可分为内向与外向人格;在发展方向上,可分为工程技术方向、自然科学方向、社会人文方向、艺术方向等,随着分类的细化,个性化资源供给会更有针对性。前提是需要充分尊重人才的多样性。

  然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传统手段下难以实现与每一位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需求相匹配,而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以实现更为精确的供需匹配。基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分类,通过借助科技手段,政府可以统筹各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实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动态响应式的异质性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的自适应学习与数字化支持

  当拔尖创新人才慢慢掌握学习方法后,自适应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数字化时代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自适应学习模式是指给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最终形成理论的学习方式。支持拔尖创新人才的自适应学习,需要构建起人才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基于数字化技术,收集人才的个体信息,如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业成就、行为习惯等,建立起个人档案,以此预测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需求,如拔尖创新人才提出科研参与需求,数据库系统能尽快匹配与之研究方向相近、难度合适的科研参与机会。

  而自适应学习平台除了满足拔尖创新人才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之外,也需要具备完善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自适应平台需要正确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需求是否合理,以避免可能的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自适应平台需要客观评价其教育支持与教育需求的匹配程度,不断迭代升级,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的成长。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国家竞争优势和战略全局。通过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识别、监测、预警、分类、支持,这将有效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数字化驱动下的四川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C23E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罗蕴丰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宋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