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观察  >  文史哲教
搜 索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024-07-16 11:02: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文化如何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文化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动能和活力?如何更好发挥文化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作用?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杨 斌 周庆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某些领域和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重要支点,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领、注入强大动力,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挖掘运用文化资源,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重要支点,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增添活力。

  深刻认识“文化+”的赋能效应

  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一方面,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多样,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程度越来越深,物质产品生产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文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上,也体现在“文化+”的赋能效应上。

  助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与之相伴生的是人民群众更加旺盛、更高层次、更加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迫在眉睫,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力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经济活动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以文化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能够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成果共享,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文化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奋斗精神、攻坚精神,促进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化文化认同、提供精神力量。

  提升发展动能和发展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文化作为一种复合性创新要素融入经济活动,通过文化和经济的结构性互嵌,以文兴业、以文赋能,让传统产业结构因活跃的文化因子介入而焕发新机,推动以往单纯的链式发展逐渐被跨界融合的复合结构所取代,能够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有效挖掘并开发文化资源,赋予各类产品文化内核、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可以为传统的消费场景、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动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增值。比如,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走红,从服装、摆件到彩妆、饰品等,已经形成相当丰富的产品体系,这不仅实现了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也促进了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另外,文化与经济的跨界融合,能够使文化符号价值、文化经营理念等向相关产业渗透,拉动产业链上下游,提升相关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维度上彰显“文化+”带来的综合效益。

  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文化+”本身就具有创意增值、创新驱动的特点,对社会创新创造氛围的营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无论是为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借助文化打造和经营城市,还是以文化打造消费新场景、引领消费新时尚,新颖的创意设计和创意研发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文化+”经济形态中,创新创造带来的是核心附加值,因此也必将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近年来,文化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空间。许多文化企业运用先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重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抢占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比如,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智能穿戴设备、沉浸式演出、虚拟导游、智慧旅游等,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的新形式、新业态。科技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极大促进了技术的更新迭代,促进社会创新创造动能涌流和迸发。

  进一步发挥文化的重要支点作用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消费活力强劲恢复,文化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904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当年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10.8%。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已经成为十分活跃的因素、不可或缺的力量,文化需求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做好文化和经济深度融合这篇文章。

  深挖文化资源,增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当前我们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也出现了一定的同质化问题。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差异化原则,重视特色资源禀赋,加强地方文化精神、文化情感、文化情怀的淬炼,把更多沉默资产、无形资产转化为可开发的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比如,推进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也要把握国际文化潮流趋势进行创意设计,使城市文化空间展现文化旨趣、在地特色、时尚气息。再如,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需要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匹配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促进特色文化元素、时代元素、休闲元素等相结合,打造个性化的文创产品。

  紧抓前沿技术,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效能。数字前沿科技的运用是当前文化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要坚持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运用数字技术加强传统文化行业内容、形式和交互体验等创新,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领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

  促进跨界融合,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空间。当前,文化与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的紧密结合,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要树立“大文化”的理念和思维,推动文化与更多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比如,推动文化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构建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文化动力;推动文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开发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发展富有文化创意含量的农耕体验、田园观光、阳台农艺等特色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等消费业态的文化商业综合体;提升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文化含量,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服务高品质生活需求;等等。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

  唐晓云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结果,是一种对自然、艺术、社会的综合性审美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增添文化魅力,有效提升了旅游业发展品质,同时也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了新途径。

  文化为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旅游业发展越成熟,游客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需求越强。从一定意义上说,旅游在发展的先期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能够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新时代,全国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系列重大工程,以及近2万家革命遗(旧)址、展陈馆、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点),不断融入游客服务体系,让游客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文化动能。与此同时,“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甲骨文焕活”等文物数字化展示系统,延安红街、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融合文化创意、技术和艺术的红色旅游设施,《风起洛阳》《寻迹洛神赋》等沉浸式演艺,以及在线演艺、数字文创等文化新业态,极大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增强了旅游发展的活力。通过给旅游业注入丰富文化元素,旅游业的价值内涵大大充实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中国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地、考古遗址、历史文化名城(镇)、国家文化公园等,每年吸引大量境外游客游览,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近年来,各地还通过把传统民俗节日、群众美好生活的生动叙事融入旅游之中,让游客以跨文化的直接体验来感受美好中国,成为吸引境外游客的又一亮点。比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云南傣族泼水节、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等已经成为彰显城市个性与魅力的盛大节日。贵州“村超”联赛等则是凭借特色吸引游客,让既具烟火气又有文化味的日常生活成为展示当代中国生机活力的重要窗口。

  实践表明,以文化为旅游休闲增添内涵、增添魅力,以旅游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和服务效能,是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

  文旅融合发展呈现鲜明特点

  当前,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旅游消费整体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的特征。作为融合型业态,文旅融合发展呈现一系列鲜明特点。

  总量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游客在旅游中的文化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行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0.4%、10.4%;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比上年同期增长11.9%,持续发挥带动效应。

  消费层次多、结构性热点突出。“新中式”“国潮风”“非遗游”“民俗游”“沉浸游”“博物馆游”等文化旅游受到游客青睐。比如,很多地方在端午节前后,以龙舟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拉动消费。在空间分布上,北京、西安、开封、重庆、杭州等文化旅游目的地热度较高。从西安大唐不夜城,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这些地方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独具创意的文化演出和文创产品等,成为很多游客的打卡地。

  多元化跨界融合不断深入。随着“艺术+旅游”“图书馆+旅游”“工业园区+旅游”的发展,文化跨界融合创造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比如,不少城市将老工业时代的厂房设施改造成为新的文化空间,既保留了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足迹,又为文化创新和消费升级提供了新场所。

  数字化创新产品加速涌现。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融合文化创意元素形成的文化创新产品加速涌现,也成为当下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增长和升级的突破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撑的创意内容生产、依托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沉浸式旅游等蓬勃兴起。据中国文娱协会智慧旅游沉浸式专委会测算,今年“五一”假期,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实现消费总额超过2.2亿元,吸引消费者超430万人次,成为文化旅游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提升深度融合发展效能

  更好以文化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效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阐释。要在各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开发的旅游景点、消费场景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加大力度挖掘和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国重器、先进科技、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深入挖掘其先进文化元素,弘扬不惧挑战、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以旅游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提效增质,推动传统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提升老牌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等的产品和服务,融入技术、艺术等元素,打造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展陈方式、讲解模式,提高传统业态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注重科技赋能,打造更多新增长点。推进数字经济格局下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文化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数字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作用。积极利用数字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等文化和旅游项目设计开发。

  激发共情共鸣,促进文化传播和文明互鉴。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对入境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当前也成为文化交流的全新内容。面向入境游客,要注重以普通人的美好生活场景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以便捷的交通和支付方式、丰富多彩的美食、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等,让入境游客看到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朝气的当代中国,激发共情共鸣,促进文明互鉴。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为城乡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积极引领

  王学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文化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织就“连心网”、构建“减压阀”,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也是社会认同的重要依据,能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会更加团结和融洽。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社会不可能实现持久的良性有序发展。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文化浸润和滋养社会,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培育深层次价值力量。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们党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从走遍大江南北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到各地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全社会的精神纽带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牢固,为社会发展培育了深层次的价值力量。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通过教育引导、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生活、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的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内涵,注重价值导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是否正气充盈、充满活力,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人文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弘扬诚信文化”,为我们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引导人们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育社会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比如,有的地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深入挖掘、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的地方积极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阵地作用,把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成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基地、少先队实践教育营地,以红色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还要注重完善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今年4月,《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在健全志愿服务动员体系、供给体系、队伍组织体系等方面作出部署。这对于把志愿文化融入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从城乡各自文化特征审视,相对来说,城市社会具有讲效率、讲规则、讲信用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焦虑等城市症候;乡村社会存在讲道义、讲情理、讲团结、讲忠孝等优良传统,但也出现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问题。如何实现城乡之间文化资源、文化优势的对接和互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这是对城乡融合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层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为新时代增强城乡社会正气与活力指明了实践路径。我们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并且强化法治宣传和依法治理,在乡村社会进一步植入现代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要加强城市道德建设,遏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行为,引导城乡居民明德向善、孝老爱亲、守法诚信,形成城乡互融共通的伦理道德体系。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王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