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观察  >  文史哲教
搜 索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理论特质
2024-07-03 13:45:44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文化的深层结构,亦即“文化潜意识”,是每一种文化独特文化行为背后的文脉基因,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的根本信仰和认知模式,反映一个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体系。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一个“超稳定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和社会互动,构成一个社会的文化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深刻把握文化的深层结构及其特质,才能内生文化自觉、找到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深层结构和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它不但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民族性、先进性和历史进步性,而且体现出一种基于时代性的主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深层理论特质。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理论特质,对于进一步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提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坚定党和人民的文化自信,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信自强的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他者且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立场的存在状态,呈现出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是民族精神得以挺立的思想标识,也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依托。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品格、价值追求和创新灵魂。

  标举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性是人在改造自然、社会、自身过程中的能力的确证与彰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所有能创造人的生活的事物,都有文化的存在,都是“人化”的结果和人民群众劳动的智慧成果。因此,文化创造主体是人,享有主体也是人。习近平文化思想整个体系贯穿人民至上的精神品格,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尊重人民创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真心实意拜人民为师,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人民素质,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充分阐扬文化自信自强源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蕴含在独特性之中,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体现在自主性之中,坚持以文化自觉为指针,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提供理论支撑。展现在创造性之中,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弘扬先进革命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是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

  凸显文化主体性在克服文化异化处境中的重大作用。文化的反主体性,即异化的文化越来越强力地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抽掉了精神生活的内在丰富性。没有文化主体精神,我们就容易被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或非主流文化所同化。今天,扭曲价值、解构道德、混淆美丑、世俗功利、时尚快感、消极颓废、追新猎奇的大众消费文化风靡西方社会,极大降解文化教化功能、消弭核心价值观念、腐蚀人民的心灵、污染社会道德风气,这种文化随着交流交往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我国社会,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和防范。文化主体的异化,也使社会弥漫着“事事不如人”、妄自菲薄的文化自卑心理。我们只有巩固以“人民至上、自信自强”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精神,坚持用唯物史观审视文化问题,树牢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文化异化,超越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折中主义等思潮,抵御西方强人从己的文化殖民主义和唯我独尊的文化霸权主义的侵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体用贯通的科学性

  我国知识分子在长期的“学问”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内核的科学精神。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与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展现出探本溯源的执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科学性,不仅因为其具有系统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客观地反映事实,勇于直面矛盾,不断追求真理,从而获得经受得住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律性认识。

  “明体达用”体现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体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体”即存在或思维的本体,“用”则是基于事物的存在之“体”的一种适宜可行,即“体”的具体表达和具体适用。“明体达用”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精神。“明体”亦即“求是”。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作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的“是”就是指事物的“本体”。从认识论上看,“明体”就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探求。“达用”则指向“求证”。中国学术传统以“知”“行”并重,为人为学都需要知行配合。如果说“明体”旨在“求知”“求真”,那么“达用”则强调学问知识还需在切实践履中验证,检验其反过来指导实践的有效性。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现实物质生活中传承创新的文化深层结构。“明体达用”旨在探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体、本质、主体、纲领和原理,及如何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于指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体用贯通”展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目的,并受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这“两个尺度”,亦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支配和引导。“体用贯通”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强调实践和认识的反复、螺旋上升性、无限逼近真理的过程。贯通实践与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即“人化”的过程,是真理的源泉。实践本身就是自在自存的真理,人类认识本质上就在于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真理。贯通客观与主观。文化应当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正确反应和积极改造。贯通价值与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是文化根本价值之所在。

  结合转化的创新性

  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创新性则是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都离不开文化创新的引领。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亟须新的文化思想。致力于批判创新、结合创新、守正创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也将在文化创新中,“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结合转化的前提条件是批判。在批判反思传统文化、党内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使命担当。批判创新就是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善于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治“四风”树新风,创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善于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文化结合转化打开了创新空间。原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中去发展。作为“两个结合”的原创性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传统又推陈出新。“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新时代内涵增强文化生命力。“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从文化的意义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内涵,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也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不是“拼盘”“嫁接”“混搭”和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归根结底,“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过程。

  文化结合转化要坚持守正创新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关键在于坚守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激发创造创新活力,在创新发展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人民主体地位。坚守正确方式,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在创新中推动文化繁荣。坚守正确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艺作品、文化产业、文明体系,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深层结构蕴含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自强的从容底气,也有胸怀天下、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包容精神。正是这种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胸怀天下是包容性的具象化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中国古代人们对由“天”派生出的“天道”信仰、“天命”敬畏、“天下”体悟,经过先贤智者总结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形成“胸怀天下”的包容基因和文化认同,催生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这种大一统传统“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国人“视天下犹一家”的世界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演绎为“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以和为贵”的社会政治理想;内化为我国世世代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天下情怀。这些思想元素共同铸就习近平文化思想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不仅以胸怀天下的气度与其他文明交流,而且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兼收并蓄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包容,展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吸收能力。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繁荣发展,不仅是内部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壮大更新自己的结果,展现出中华文明广博的包容性。兼收并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去伪存真、激浊扬清、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扬弃,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的:“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既在兼收并蓄中吸纳了世界文明成果,也向世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和合共生彰显开创天下大同世界文明包容精神。和合共生是多样、多元的和平共处,为多样的文明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享一个家园,各国同处一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世界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差异性,不是西方主导话语权故意制造文明冲突的理由,而是人类文明共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和合共生是冲突化解的相处方式,为化解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世界冲突提供思想武器。以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文明冲突论和普世价值论为现代表现形式的西方中心主义,奉行文明优越论、国强必霸论和丛林法则,随意践踏他国尊严、干涉他国内政……推动世界加速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顺应世界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普遍愿望,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贡献。和合共生是开放、包容的和谐境界,为开创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倡导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合共生,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推动世界和平包容发展,开创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

  (原文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宋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