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一词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一般是指人们美好善良的品德。作为伦理概念,美德不仅仅只是善的文化,还可以从美学范畴上加以认识。美德在善和美的认知中有着相对的一致性,也有着一定区别。在阐释传统美德之美的过程中需要厘清美与善、美与德的关系。具体来说,美德之美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界说。
一
在字源上,美是一个象形字,后来逐渐从物的象形寓意转到人的精神方面。《说文解字》对“美”的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膳,从肉,善声。一般指备置食物,以羊肉为代表,引申义为美好的事物。“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甲骨文则以人饰羊首的形状为“美”。美与羊的味道、装饰等有关。羊者,祥也。由此,羊大为美。作为一个象形字,美是借助对一些事物的描述而作出的界定,人们也通过佩戴一些相关饰物来展示美。随着审美意识的提升和道德认知的深入,仁义礼乐等道德精神逐渐进入美的领域。孔子直接把人的一些善德称之为美,《论语·尧日》提出要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孟子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态能够表现于其外在形体。《孟子·公孙丑下》载:“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古代先哲也通过以物喻人或将人的品质寓于物来阐释美。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等。《说文解字》也指出善有“吉”“好”之意,因而把善与美当作同一意义上的概念加以使用。认为美就是善的,善本身也是美的。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一切既美又善的东西,都是联系着同一的目的已成其为既美又善的”,将美与善看作一回事。古代圣贤以美为善,以不美为不善。也可说是将德性寓于审美,在美的享受中体验德性,如魏晋时期所形成的以形传神的审美风格。《庄子·天地》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可见,词源意义上的美,其含义是较为广泛的,有着漂亮好看、可口好吃、善良的品德、好人好事等意,而且与善是同意的。
二
美德亦是德美,即道德品质本身就是美的。通观古代的经典文本和神话传说,其中不乏对一些善人善事赋以美的赞誉。如舜帝劳身治水、精卫填海、范仲淹忧乐天下等,道德榜样的崇高品质作为美德流传至今。因而,美德之“美”是同优秀的品德相联系的,“美、善、义、羑皆同意”。美德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古文献中,用来表达人们对高尚品德的赞誉。如《荀子·尧问》载:“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记·礼书》载:“洋洋美德乎!”道家认为美与恶(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老子·二章》载:“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相对于恶(丑)而言,皆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才有与美相对立的丑。善与恶的关系亦然,两者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老子·二十章》中所言:“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庄子也提出至美至乐,即最高的美和最大的快乐。《庄子·田子方》载:“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天地之美”在于道的自然无为,得到自然无为的“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儒家则称“里仁为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且指出充实为美,不美必空虚如物。《孟子·尽心下》载:“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汉代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这就是“充内形外之谓美”。东汉思想家王充则强调“真美”,要“思无邪”“疾虚妄”“美善不空,才高知深之验也”。《春秋繁露·竹林》有言:“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儒家把中和、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庸”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子思解释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中和之境,德与美、善与美浑然天成,善的一定是美的,美的肯定是善的。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印证的。
从形美到德美,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认知由物到精神的发展过程。美德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即对美有所得。“德”,《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从彳(或从行)、从直、从心,升也。“德”也有“得”的意思,就是实现了所要得到的东西。如《管子·心术上》所言:“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德”更多是与“道”联系在一起,德就是得道,即得人伦之理。如《尚书·大禹谟》载:“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荀子》载:“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所以,“古升、登、陟、得、德五字义皆同”。在老子看来,德乃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提升。德又分为上德与下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可见,在伦理的寓意上美德就是善德、善性、善行,也就是值得人们称赞、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
三
美德是一种升华了的道德美。就美德之美来说,可分为生活美和艺术美。在生活美的方面,传统美德是一种自在的美,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谐、中庸、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行为和现象中渗透着美。艺术美则体现在中国古代圣贤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中,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美。这是思想家对现实道德生活的种种优秀品质、典范榜样等进行的提炼、选择。古代先哲们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理想。老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达到了玄德的境界,即为“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家追求的就是“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庄子·天地》载:“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儒家崇尚“仁、智、勇”的君子人格,强调圣人君子是“尽美尽善”的道德理想目标。孔子希望做符合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条标准的君子。孟子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大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达到明德、亲民、至善。王阳明坚持“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终身秉持致良知、做圣贤的信念,实现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圣贤之域。朱熹则认为仁者应具有“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的品质。先贤们所推崇的君子圣贤的崇高美德,就是在生活德性基础上的综合和艺术的描绘。
无论是道家的玄德境界还是儒家的圣人君子人格,都既是对现实道德生活的真实反映,又是古代人们的一种道德理想追求,是一种“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这种美德是伦理视角中的至善,是道德生成的内在支撑,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在美学的视阈中,美德即是优美和崇高,只有美的德才能称其为美德。而且美德之美作为艺术美也可是一种再造美,即是自然美的一种再现和提升。如远古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都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创造和歌颂了顺民意、除民害、解民忧的崇高道德品质。人们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劳动中,描述客观事物、现象、行为的“原貌”,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善。这既是对现实善的真实写照和重现,也是美的升华。美促成了人的理想人格的实现,高尚的美通过至善得以展现,由此,便达到了“美善相乐”的境地。
(作者:马永庆,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跑车”驰骋松花江2024/07/01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文化中国行|聆听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沉浸式体验!足不出户逛中部三省
- 唱响妇联好声音 南粤巾帼志愿汇聚“她力量”
- 全国快递业务量今年上半年突破800亿件
-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活水”从哪里来?
- 从安倍到李在明,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
-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近90%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