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期推出一系列“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报道,从南国到北疆,数字经济已成为很多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强大引擎。正如报道所呈现,数字经济有助于优化区域要素配置,推动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有助于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创造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可以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补足短板、锻造长板;有助于打破区域壁垒,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区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目前,国内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差距。当前,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提供了宝贵契机,可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偏远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适当超前规划,持续推动5G网络、千兆光网等基础设施的优化布局和广泛应用,完善国际海缆、卫星通信网络和云计算设施的布局。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建设,加快交通、能源、民生、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亦正当其时。
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针对一些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集中国家和社会优势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有利于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加速光通信、5G增强、量子光信等网络技术研发,推动网络智能化攻关,加大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关键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方面,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基础研究,采取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集聚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创新激励政策,采取系列举措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提高数字经济的产业渗透率,推动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渗透率分别为10.5%、24.0%和44.7%,和英国数字经济第一产业渗透率超过30%、德国数字经济第二产业渗透率超过40%、美国数字经济第三产业渗透率超过60%相比,我国数字经济的产业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未来可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产业升级转型中的作用,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等各环节全链条应用;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在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数字化升级,提升金融、商务等领域数字化水平,打造智慧物流,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放眼全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备,具有市场、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应着重提升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提高供应链效率,激活传统产业价值链,推动产业链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东北地区应深入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强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等传统工业的数字化改造,形成东北振兴新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区域数字产业分工合作,加快数字技术协同创新,推动区域数字经济联动发展,必将极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26日启幕2023/09/25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习言道|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新论)
- 长三角示范区一批生态领域制度创新成果发布
- 未来三天华西等地阴雨绵绵 北方冷空气频繁秋凉明显
- 马来西亚官员:认真对待民宿疑似暗藏摄像头事件
- 德国一难民中心因暴发麻疹疫情被隔离
-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一周年 俄方主张进行公开透明调查
- 委内瑞拉驻哥伦比亚大使馆重新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