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党建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学问,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定位,不断增强自主性、系统性、专业性,加快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增强自主性。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言,自主、自信、自立意义重大。中共党史党建学因其研究对象、内容等,是最能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之一,也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加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和自身建设规律,不断深化拓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自觉将其贯穿到研究和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要增强自主意识,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等研究透彻、阐释清楚、讲授明白。要立足中国大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增强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内在结构具有系统性特征,其研究对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加强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不是把“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进行简单合并,而是要实现1+1>2的目标。一方面,要坚持大学科理念一体化推进。通过对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两方面内容进行知识体系整合,使这一学科能够贯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做到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要在史实基础上分析党的建设发展历程,做到以史为鉴、观照当下、落脚现实。同样,党的建设研究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聚焦党的建设根本原则、指导方针、工作主线、总体布局等内容,做到既深入挖掘历史进程中党的建设规律,又着眼现实需求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深入。
增强专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专业性”。中共党史党建学要坚持更高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彰显专业水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更具解释力、更有活力的重点学科。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治为思想追求,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起学科使命。要加强专业研究,推出一批科学规范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形成原创性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形成具有时代高度的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要立足中国实际,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和成功经验融入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之中,充分发挥这一学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使命功能。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老“游”所乐2023/09/22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热解读|总书记关心的“小生意”
- 绿色出行成主流!国庆假期汽车租赁市场火爆
- 杭州亚运会“海上竞技场”用上独家“黑科技”
- 未来三天华西秋雨频繁 气温呈现“北凉南热”
- “你好!中国”旅游推广标识亮相罗马尼亚
- 莫斯科动物园新诞大熊猫幼崽性别揭晓
- 中国援助利比亚紧急人道主义物资运抵班加西
- 美外交官:加拿大基于“五眼联盟”共享情报指控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