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当前,不少地方“人才大战”如火如荼,高水平、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炙手可热”,营造出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然而,少数地区“唯帽子”论的现象依然偶有存在,简单以学历背景、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等确定岗位、配置资源的做法时有发生,令引才效果打了折扣。人才引进应“以才取人”而非“以帽取人”,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引进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精准匹配需求的人才,才能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透过“帽子”看“里子”。治国理政,用才为先。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破解发展密码的“金钥匙”。以学历、资历、头衔等评价、招揽人才,固然能一定程度降低甄选人才的成本,但不能只看资历不看能力、只看年龄不看本领、只看文凭不看水平,简单以“帽子”大小评判人才水平高低难免有失偏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多种标准广纳人才,多把尺子精准“量”才,坚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分类分级设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建立灵活、多元、适宜、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公道对待人才、公平评价人才、公正使用人才,让“以帽取人”回归“以本事取人”的正确轨道。
匹配需求“下订单”。“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引才的目的是使用,而非搞攀比炫耀,一味地追求“帽子人才”,即使引来了“英雄”,也会遭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引进人才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要看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能够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对产业发展带动力最强的人岗相适的人才。同时,要正确评估人才投资的“收益指数”,量财力、量实际需求而行,充分考虑人才数量和结构问题,绝不能盲目追求人才身份和头衔,忽略了使用人才的实际需求,最终花了“重金”、下了“血本”,却对解决实际问题事倍功半。
立足当下谋长远。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着眼于短期效应,更多是要着眼长远、聚焦重点、突出效果。要持续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敢于冲破藩篱、转变观念,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人才流动的障碍,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门路“引”才,不拘一格“育”才,多措并举“留”才,将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各级组织部门要将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做细做实,充分营造唯才是举、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234名消防救援人员奋战一线2023/08/03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专家观点)
- 数字技术创新典籍打开方式(聚焦文化数字化)
- 中方是否准备撤离在尼日尔的中国公民?外交部回应
- 4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车次查询→
- 韩国京畿道发生持刀行凶事件致13人受伤
- 外媒:拜登呼吁释放被扣押尼日尔总统巴祖姆
- 纽约林肯中心“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演“聋人百老汇”
- 罗德岛野火逼走游客 希腊总理宣布明年可免费度假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