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只需在智能设备上按一个键或说一句话,社区志愿者便会上门提供帮助;穿戴式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心率、血压等体征数据,自动预警健康异常状况;智能屏幕连接老年大学线上课堂,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里社区,数字化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重要且紧迫,需要解决好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和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把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入老龄事业发展,以智能平台打造社会养老共同体,有利于集成全社会养老资源,形成权责分工明确、信息共享互通、服务有序衔接的养老服务供给网络。
充分发挥智能平台“信息整合”功能,打通养老信息平台。一方面,将多元养老服务嵌入到智能平台,提供“一键式”菜单化定制服务,方便养老服务供需快速对接。比如,开发拟人化操控系统,融合影像娱乐、老年大学课程等线上资源,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穿戴式设备识别异常的健康数据,为家庭医生在线或上门诊疗服务提供指引;等等。另一方面,为老年家庭提供最易于使用的适老化智能服务终端。通过语音识别、简单的点触操作建立起适宜于老年人的人机交互模式,就能提升老年用户操作便捷性。
充分发挥智能平台“资源整合”功能,解决养老资源错配问题。一方面,智能平台可以通过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实现不同主体间养老资源共享、分工责任明晰、服务流程优化,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与服务效能。另一方面,采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数字平台运营管理,纵向对接政府行政部门,横向联结区域内养老院、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相关机构,按需调配家庭医生、护工、志愿者、灵活劳动者等资源为辖区内老年家庭服务,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错配造成的浪费。
以智能平台建设社会养老共同体,有助于实现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融合发展。尽管当前养老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家庭始终是我国养老的主体。以开放式智能养老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社会资源嵌入万千家庭中,强化家庭赡养功能,能实现养老服务的高效共享共用,促进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协调融合。形成以老年家庭为中心,以智能平台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养老服务格局,有助于探索出一条中国式智慧养老新路径。
借力智能平台,打造社会养老共同体,推动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必将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利条件。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推出“童话风”文创雪糕,与游客共赴冰雪之约!2023/01/10
- AKB前成员篠田麻里子被曝出轨 与丈夫录音曝光2022/12/30
- “丝路撷珍——铜胎掐丝珐琅艺术展”在沪开展2022/12/05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2023年省级两会陆续开启,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 气温将先后下降8~12℃
- 民航局:已开始受理航空公司恢复运营中美航线的申请
- 中国已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31个省(区、市)全覆盖
- 哈里王子自曝杀死25名塔利班武装人员 引发民众抗议
- 氢技术创新转向低排放 欧盟和日本专利领先
- 欧盟延长马里特派团任期 拨款逾7300万欧元
- 俄罗斯财长:2022年俄财政收入约28万亿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