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受疫情影响地区逐步恢复餐饮堂食,热气腾腾的火锅、色泽诱人的小龙虾吸引往来食客;许多旅游景区积极开展文旅活动,游客出游热情升高……近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回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向好的数据也显示,城市“烟火气”加速回归,服务业正逐步恢复元气。
服务业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服务业市场主体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市场主体中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个体工商户为例,截至今年5月底,其数量已达1.07亿户,占1.59亿户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量的2/3以上。其中,九成个体工商户集中在服务业,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业态为主。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以此推算,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解决了我国2亿多人口的就业。可以说,服务业是吸纳就业和保市场主体的关键。
服务业以聚集性、接触性行业为主,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的困难挑战也较多,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普遍面临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帮助企业渡难关、促发展,既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业作为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3条精准帮扶措施。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提出支持措施。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出实招硬招,加大对服务业的纾困支持力度。云南省制定出台“服务业政策32条”;浙江省组建由14个部门组成的省级服务业纾困工作专班,清单化、台账式推进政策落实;湖南省部署36项政策措施,涵盖税收减免、房屋租金减免等领域,推动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为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提供了重要助力。
与此同时,广大服务业市场主体也在主动作为、化危为机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有的实体门店发力线上外卖,有的餐饮企业打造预制菜品牌,有的旅游企业紧跟露营潮流、深耕周边露营市场……这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比如,某烘焙连锁品牌原本深耕线下,在全国40多个城市有近100家门店,受疫情冲击较大,但今年4月经营网店后,创造了其最佳单月销售业绩。这也启示我们,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能够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助力服务业解困局、增信心,意义重大。当前,新兴消费、非接触式消费、线上零售保持着蓬勃发展势头。同时,随着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到了适当阶段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也会逐步释放。根据行业特点,推出有针对性的扶持纾困措施,引导服务业市场主体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必能为服务业恢复发展按下“快进键”,延续服务业回升态势。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台球厅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经营2021/12/13
- 哈尔滨—银川—乌鲁木齐航线开通2022/07/25
- 乐享暑假2022/07/26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央行等部门发文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 油价或“三连跌” 局地95号汽油或回归“8元时代”
- 黄色预警!这些地方将有8-11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上半年销售总额29417.1亿元
- 中国向巴基斯坦西南部受灾民众捐赠救灾物资
- 意大利前外交官:美霸权思维导致对华关系恶化
- 普京:俄航空业虽受西方制裁影响但同时也是发展机遇
- 古特雷斯任命中国资深外交官李军华为联合国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