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诚如此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理念和行动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文明历史,因为对自然过度开发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数不胜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而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决不能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引领亿万中国人民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强调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并且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所以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和谐共生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观点,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为此,必须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证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同时减轻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从而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继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诗意栖居、无处不美的环境人人向往。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台球厅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经营2021/12/13
- 任凭衣衫淋透,坚守在风雨中的最美“警”色2022/06/17
- 多彩民俗迎端午2022/06/04
-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在不同“赛场”唱响奋斗之歌(奋斗者正青春)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论员观察)
-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就业服务“火”出了圈
- 吉林:幸福美丽新边疆 团结奋进共繁荣
- 一些欧洲国家四天工作制,一场“乌托邦式”试验?
- 备战富士山喷发 警察厅:火山灰可能落在东京都市圈
- 黄石国家公园重建费或超10亿美元 修复工作或需数年之久
- “南极邮局”喊你来照顾企鹅,应聘人数每年至多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