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然而,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也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局面,不同行业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等问题和挑战。如何稳步推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
记者:当前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和推进?
李晓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支持:一是推动数字科技创新、成熟和产业化利用,突破数字技术的“卡脖子”环节,降低工业软件、芯片等核心技术对国外的依赖;二是帮助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资金困难,如工业技改资金向数字化转型适度倾斜,向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券;三是加强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的打造,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自动化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创业型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发展,促进工业领域的开源技术社区发展;四是完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包括移动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等连接、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数据保护相关技术发展和法律法规制定,推动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在得到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共享。
记者: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深远意义?
李晓华:数字化转型将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全面影响。当前,将对我国保持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产生较大作用。由于工资、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我国制造业成本和价格优势正在被削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东南亚、南亚等更低成本国家转移的现象。通过数字化转型,用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能够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抵消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影响。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于制造业增强创新能力、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线柔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化转型、加强与用户的互动等方面,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数字技术合理利用?如何弥合不同行业、领域间的数字鸿沟?
李晓华: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如果不能被合理利用,可能会造成数字鸿沟扩大、个人隐私受到损害、利用数据和算法进行垄断、道德伦理冲突等问题。如果合理有效利用,则能够产生创造更多财富、促进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积极效果。解决数字鸿沟,需要实现数字技术设施、接入互联网的条件普惠化,让不同行业、领域、群体、地域间享有相同的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资源的机会。我们应建立广泛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数字素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使用数字技术和服务的能力;对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中小微企业等进行数字化转型或使用数字资源,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适时制定政策、法律加以规范,降低数字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台球厅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经营2021/12/13
- 延寿县女法警“变身”冬奥裁判员2022/02/11
- 杜海涛沈梦辰领证 维嘉戚薇袁姗姗等明星送上祝福2022/02/18
-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2022/02/22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
- 大回暖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将体验火箭式升温
- 星火再燎原——我国首个脱贫摘帽县井冈山回访
- 64.1%受访者觉得冰雪运动的普及增强了生活幸福感
- 马来西亚总理出访柬泰 将与泰国讨论开放边界
- 北约举行年度反潜演习欲打造海上“尖刀”部队
- 俄罗斯外交部就美国新的反俄制裁发表声明
- 俄外交部回应美方新一轮制裁 俄驻乌外交人员开始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