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理论频道  >  龙江时评  >  热点追评
搜 索
刻在黑土地上的拓荒史诗
2021-11-15 12:07:16 来源: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宋子洵 牛辉 王建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这是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拓荒诗篇。

  从1947年创建第一批农场开始,70多年来,无数北大荒儿女以千古荒原为纸,将一腔热血作墨,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人类垦荒史上最为宏伟壮丽的画卷。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田野间,用青春和热血滋养着每一寸土地,铸就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初冬时节,记者踏访白山黑水,重温一代代垦荒人的动人故事、一个个“战天斗地”的英雄壮举。

  以苦为荣 以苦为乐

  乌云低垂,寒风呼啸,几名战士扛着设备,拄着木棍,艰难行进在茫茫雪原,身后留下一行脚印……在北大荒博物馆,一幅题为《第一道脚印》的版画引得记者驻足。

  74年前,这里荆棘断道,人烟稀少。1947年6月,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的岁月,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荒原,他们在现在的尚志市一面坡太平沟开荒生产,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颗火种。

  早期,北大荒创业者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冻馍馍,雪花汤就饭;吃苦为人民,乐在苦中间……”

  北大荒的冬天,接近零下40摄氏度。上山伐木的垦荒队员朱荣政,好几根脚趾在山上被冻掉,直到第二年春播才被队友们发现。有人问他为啥不早点说出来,朱荣政说他担心被大家知道后无法留下继续战斗。

  这是一个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年代,这是一个艰苦创业、奋斗奉献的年代。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响彻世界,从吕梁山走出的抗日英雄郝光浓,和一百多名伤残战士一同,在嫩江流域创办了荣军农场。这位“独眼硬汉”带领一群和他一样铁骨铮铮的战友,开始了茫茫荒原上的艰难创业。郝光浓在日记中写道:“茫茫草原,凛冽秋风,扶犁东野,汗珠挂胸。丰衣足食,幸我老农!”

  “拉合辫房子不防寒,刮着西北风,雪还从墙缝蹿进去,我们睡觉得戴着狗皮帽子,早晨起来,从胸前到帽子上都是一层白霜。”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八五二农场离休干部张树发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当年的劳动号子:“雄赳赳、气昂昂,奔向北大荒。为人民、为理想,建设新家乡……”

  74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三台火犁、手拉肩扛拓荒开始,到形成“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北大荒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一万亿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勇于开拓 前赴后继

  “我们的祖先一直试图征服这片黑土地。”黑龙江农垦哈尔滨管理局人武部政委崔永昌告诉记者,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加之不时有外敌侵扰,历朝历代开垦北大荒的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垦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博物馆中一份泛黄的文件,记载着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一批批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义无反顾投身北大荒,开始了开垦拓荒的奋斗历程。

  荒原上的“南来雁”梁甲农、冯紫俍夫妇,40多年里为北大荒奉献了20多个小麦优良品种;被誉为“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60多年来醉心研究寒地水稻……

  一代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继,用热血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

  “80后”的刘欣欣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自2007年从八一农垦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留在家乡,成为北大荒建三江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名工作人员。从现代农业展示到科技创新研发,刘欣欣在工作的10多年中,见证了家乡朝着科技化、信息化大步迈进的步伐。

  出于对黑土地的热爱,2010年大学毕业的何培雄只身从北京来到北大荒,决心科技兴农。几年间,何培雄不断创新,发明出远程遥控电井的设备遥控装置,已在54万亩水田、1800眼电机井上广泛推广使用。何培雄坚信,秉承着老一辈的垦荒精神,新一代垦荒人定会推动这片热土现代化农业蓬勃发展。

  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北大荒人从来不会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勇于开拓永远是这片土地的主旋律。

  70多年前,恐怕没有人能预料到,北大荒这片荒芜的土地,能够在几十年后,以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调出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进入21世纪,具有现代眼光的北大荒人,把目光瞄向了居于世界前沿的“精准农业”和物联网管理系统,北大荒开始进入以工厂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农业工业化时代。

  站在新的征程上,以绿色发展和改革思维引领前进的北大荒,将继续描绘新时代的宏图画卷。

  不计得失 服从大局

  解甲归田,革命精神犹在;化剑为犁,犁尖不逊剑锋!

  第一代拓荒者当年踏足这片荒原时,就以民族振兴的大局为重,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展现出北大荒人大公无私的高风亮节。

  1954年10月,我国实行军衔制的前夕,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转业。曾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8300多名官兵,毅然选择服从大局,到北大荒默默耕耘。

  艰苦创业的岁月里,许多当年没有牺牲在战场上的军人,却在北大荒严酷的生存条件和长期的高强度劳动中倒了下去。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北大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垦区粮豆产量断崖式下降,人们被迫把视野转向一切可以用来代食的物品。豆秸、麦麸、稻糠、酒糟、豆粕、树皮……由于饥饿和过量食用代食品导致极度营养不良,大批农垦职工患上浮肿病。但即便忍饥挨饿,北大荒人仍向国家交售了1.8亿公斤粮食,完成了3000万公斤的大豆出口任务。

  1989年秋收时连续遭遇阴雨天,收获的大豆多为“泥花脸”,不符合出口要求。偏偏在这时,上级又给八五三农场追加了100万公斤大豆出口任务。于是,他们就组织职工用雪将大豆的“泥花脸”一点点搓干净,将金黄的标准豆如数上交。

  “没到过北大荒,就难以真正体会到她的伟大;没到过北大荒,也根本感受不到她的沉重……”他们捧给共和国的,不仅仅是金黄色的豆子,更是北大荒人金灿灿的心!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和人民急需粮食的紧要时刻,王震将军率十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他们解甲归田,化剑为犁,拿出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勇气,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上破土开战。

  50多年后,党中央一声令下,某合成旅接到移防命令后,不讲条件要求,不计个人得失,从齐鲁大地星夜而来。如今,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调入,旅里都会组织他们参观北大荒博物馆,学习领悟转业官兵牺牲奉献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展开以来,不少官兵在交流发言中表示,“北大荒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奉献生命 奉献热忱

  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墙,上面密密麻麻镌刻着12000多个人名,他们是长眠于北大荒的拓荒先驱。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已无从考证。

  人名墙的正对面,是一幅浮雕。浮雕上镌刻着雪原、沼泽、冻土,镌刻着前进的人、匍匐的人、倒卧的人,镌刻着机械、城镇、粮仓……

  浮雕和墙之间,只有短短10米,但这段距离,却浓缩了70多年的漫漫岁月,浓缩着拓荒人辉煌壮烈的人生旅程。

  将生命献给北大荒的英雄,他们的热血永远浸润着这片黑土地。

  曾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东北农垦总局局长的王正林,主动放弃城市生活,激情满怀地投身到友谊农场的建设中。他划出一块坟茔地,号召大家为农场的发展奉献终生,死后就埋在这里,并带头写下保证书。王正林率先垂范,披星戴月地奋战在垦荒一线,带领职工两年开荒40万亩。1980年9月26日,手握钢笔、正在规划农场新蓝图的王正林,因积劳成疾,倒在了他为之奋斗多年的黑土地上,那年他刚满60岁。

  青山碧水环绕,黑土蓝天相伴。北大荒的黑土地,浸染着几代拓荒者的热血和汗水,也记录着他们的忠诚与奉献。

  建房急需木材,战斗功臣汪立国率领战士一头扎进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不顾曾被子弹打伤的残臂,在齐腰深的积雪里挥斧伐木,鲜血滴落在皑皑白雪上。最终,战士们用被冻坏的手脚、震裂的虎口,换来一根根原木,支撑起整座伊拉哈农场。

  生产急需农具,曾在战斗中冻掉两根手指、多根脚趾,身负5处重伤的特等功臣迟子祥,日夜奋战,硬是靠一座简陋的铁匠炉打造出1200多件农具。

  这是怎样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啊!纵使这沉寂了千万年的荒原,也会为这群英雄击节慨叹!

  每当国家和人民急需粮食,北大荒人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北大荒垦区3天内紧急筹集480万斤粮食驰援灾区;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北大荒紧急调运大米1500吨、玉米6100吨、豆粕4393吨驰援湖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北大荒建设者陈洪英老人很喜欢艾青的这句诗。已97岁高龄的他,曾见证了一代代农垦人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74年沧桑巨变,曾经的千古荒原早已变为万顷良田;74载斗转星移,曾经年轻挺拔的拓荒者们已是两鬓飞霜。正是他们,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深深刻在祖国的时光年轮上,为中国农垦事业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图片由北大荒博物馆提供)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

责任编辑:彭佳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