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文无定法,但文章是枯燥无味还是引人入胜,是空洞无物还是见解独到,不难分出优劣高下。这背后,既有遣词造句、修饰打磨等为文之术的差别,更有格局视野、思维理念等为文之道的不同。
真正力透纸背、洞穿世事、直指人心的,是为文者的思想张力和理性魅力。文章之美是一种思想之美,也是一种哲学之美。哲学是对物质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问。文章是为文者思想认识的集中体现,理解文章之美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所深藏的哲学底蕴。
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立言立文目的在于明确目标、引领方向、凝聚人心、启发行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章生命力的内核。对党员干部而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改造世界,才能无私无畏地直面问题,客观深刻地分析问题,科学务实地解决问题,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才能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字里行间,方寸之间展现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才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彻底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确保言之有物、感人肺腑。
文章之美透射逻辑之美。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逻辑是思维的内核。一篇好的文章首先在形式上是符合逻辑的,符合人们的一般思维规律,让人看得清楚,读得明白。如果文章让人感觉思路不清、语焉不详,大多是逻辑出了问题:或者是概念模糊不准确,或者是划分混乱不周延,或者是推理矛盾不科学,或者是论证跳跃不充分,等等。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只是第一步,逻辑之美还体现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由表及里的分析、由此及彼的推演,深刻探究存在于事物当中的规律、存在于人心之中的共识,达到一语中的、一鸣惊人的效果。
文章之美透射伦理之美。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作文如做人,一定要符合公序良俗,在喜怒哀乐、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方面展现鲜明态度。一篇好的文章,即使是业务类的,都会带有一定的感性色彩,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立场明确、态度清晰、观点持正。文章的伦理之美,在于让读者清楚地理解哪些是原则底线、哪些是基本要求、哪些是具体标准、哪些是希望号召,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僭越法理人伦、世道人心。
文章之美透射美学之美。美学研究对象是美的形式和意象,具体到文章中,就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字技巧,营造美的意象和境界,给人以耳目一新、酣畅淋漓的美的享受。比如,恰当运用排比、对仗、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让文字灵动起来、富于变化;注意开头、中间、结尾各部分的搭配呼应,让文章结构完整、比例协调;改进叙述表达方式,借鉴美的意象,融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文以载道”。只有让思想之根深扎实践沃土,充分吸收阳光雨露和大地滋养,才能浇灌出美妙动人的文章之花。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木兰县高标准推进秋整地 为丰产丰收打好底儿2021/10/27
- 肖战《如梦之梦》深圳场花絮照 和许晴相拥对视眼神有戏2021/10/28
-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2021/10/18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 在这7个省份
- 景区关闭、演唱会延期……多地疫情防控再升级!
- 20余省份开打疫苗加强针!接种有啥注意事项?
- 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今年冬天我们会被冻哭吗?
- “气候警钟”敲响,美国“欠账”该还了
- 以色列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再建3144套定居点住房
- 吉尔吉斯斯坦连锁餐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 印度新德里和孟买约九成人口已有新冠病毒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