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开放,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的胸怀与担当。
2018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对外贸易创历史新高,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0.5万亿元,增长9.7%;折合4.6万亿美元,增长12.6%,比上年净增5100多亿美元,超过我国2001年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量稳质优,全年新设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8856亿元,增长0.9%,折合1350亿美元,增长3%,这可是在全球跨国投资下降19%的情况下取得的。对外投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年对外直接投资1298亿美元,增长4.2%。
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进程提速,双向投资亮点纷呈,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建设,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这些举措为下一步继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外部挑战增多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更需要通过扩大开放,变外在的压力为内在的动力,建立起面向未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
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步伐正在加快,对外开放将向纵深发展。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并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方面作出部署。
下一步,我国将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进一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协调推动提升开放平台,优化投资环境,稳定外资预期。
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将积极做好稳外贸,扩大进出口贸易,尤其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管控各类风险。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借助G20、金砖国家、APEC等多边和区域合作平台,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过去40年,正是依靠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形势下,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步伐正在加快,决心不会动摇,全方位对外开放必将不断向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冯其予)
- 元宵节“情境冰秀”带你遇见哈尔滨2019/02/18
- 挖掘机“空中”拆迁(图)2019/02/28
- 孙楠一家月租七百 朋友:孙楠家太寒酸了!2019/01/22
- 韩国辣妹晒健身美照吸引数十万粉丝围观2019/03/01
- 花涧追光
- 终于真相了!巴萨赛季三杀皇马是怎么回事?
- 巴西里约狂欢节雨中开幕
- 正是惊呆了!阿里云宕机故障 App和网瘫痪一
- 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京开
- “玉兔”与国外同行有何不同 未来月球车可
- 终于真相了!权志龙升上等兵是怎么回事?背
- 真相了!孙世林被罚30万是怎么回事?背后原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去年44件建议提案已全部办结
- 云南省"不怕得罪人,不怕惹麻烦"整治旅游市场
- 我国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车明年初下线
-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红课"应"叫好又叫座"
- 特朗普把欧盟当敌人?美媒:"美国优先"正让美被孤立
- 日本允许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
- 朝鲜马息岭滑雪场:酒店已接待15万人次
- 德国拟投近600亿欧元发展电动车和自主驾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