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电焊花木兰”易冉
【故事】易冉,中共党员,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从事重载铁路货车焊接工作。从业20多年来,她参与焊出的8万多辆新型货车质量全优,主持、参与了30多种型号新车试制,先后率队参与焊接攻关项目试验100余项(次)。她被誉为中国“电焊花木兰”,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最美职工等称号。
【点评】
铁水的温度,在1100至2300摄氏度之间;电弧的温度,在6000至8000摄氏度之间。从业20多年,在这两种温度间,易冉将焊接从普通的技术升华为高超的技能。闪耀的焊花,映照出一个大国工匠对职业的热爱与赤忱。
“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法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脏、累、热,是电焊车间的最大特点。穿上两层厚厚的长袖工作服,提着几十斤重的焊丝来回走,脸被高强度电弧光灼伤……条件越是艰苦、任务越是艰巨,易冉就越是努力。“焊花把手臂烫得冒烟,也绝不停弧”,彰显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的意志品质。从车间的底架转胎班到国际焊接大赛的竞技场,从工厂实习生到26岁时成为湖南省当时最年轻的电焊高级技师,易冉一路下苦功夫、磨砺技能,收获了成长,赢得了肯定,实现了自我价值。
潜心钻研、锐意创新,是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新车型,既要重载,又要高速,还要经受高寒、高温、高腐蚀等复杂自然环境的考验,焊缝上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不畏难、不认输,易冉铆足“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一股子劲儿。多角度反复试验,使手工操作达到数控机械手精度;采用小月牙形摆动手法施焊,攻克复杂难题;独创的“小摆快频”焊接操作法,入选中国中车绝招绝技……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靠的是把匠心与创新融为一体,精益求精、细节创新。不服输、爱钻研,既苦干、又巧干,易冉把职业价值标注在一次次探索创新中,成为企业推动“三个转变”的顶梁柱。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云南,铁路职工张凯从事听漏工作14年,累计避免水损耗约115万立方米;在福建,陶瓷匠人卢佳伦通过近10年苦心钻研,成功复原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在湖北,电力检修工人胡洪炜和团队研发和改进了十几种带电作业工器具,实施了世界上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许多像易冉一样的普通劳动者,用时间淬炼本领、用汗水浇灌理想,将工匠精神书写在平凡岗位上,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承担起培训焊接机器人技能的任务至今,易冉的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几批专业的焊接机器人、机械手操作工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我们迈向制造强国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三月的哈尔滨又下雪了!2023/03/15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丝路撷珍——铜胎掐丝珐琅艺术展”在沪开展2022/12/05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
- 买房可落户 多地出新政:落户门槛降低 留住年轻人
- “快响利箭”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2023年首次发射告捷
- 美国多家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资300亿美元
- 俄称摧毁乌美制装备 乌称击退俄多次进攻
- 是否会从黑海打捞美国无人机?克宫回应
- 核泄漏12年后,福岛仍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