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战略部署。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充分激发乡村文化资源活力,丰富乡村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的产品供给,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推进数字文化资源进乡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文化数字化是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开展‘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进数字文化资源进乡村。”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对于实现文化均衡发展和普惠普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快完善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持构建多种乡村文化数字化平台;推进乡村文化资源的数据采集、转化和推广,将乡村风光、生产技艺、传统风俗等文化资源搬上网络云端;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设施改造升级,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全景呈现、全民共享。
丰富乡村文化消费场景。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技术催生的多样化文化消费场景,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时空限制,沉浸式体验田园风光、乡村古韵、民俗活动,让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文化体验逐步成为现实。运用数字技术丰富乡村文化消费场景,要加强消费场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动旅游消费场景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发展;打造个性化的乡村文化消费场景,多角度展示当地民俗遗存、曲艺展演、节庆赛事等文化特色,反映各地乡村文化生活的新趣味新时尚,突出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还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消费场景向特色化和品质化方向发展,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空间。
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离不开一批掌握文化创作传播、数字技术运用、平台维护运营等多种技能的综合型文化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运用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统筹规划、系统推进。要做好育才工作,大力培养乡村本地文化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对重点领域人才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资源转化和运营传播能力;做好引才工作,提高人才待遇,引进更多专业人才,支持开办文创工作室、文化体验中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做好用才工作,组织动员各类能工巧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乡村艺人等投身乡村数字文化资源建设。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三月的哈尔滨又下雪了!2023/03/15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丝路撷珍——铜胎掐丝珐琅艺术展”在沪开展2022/12/05
-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
-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如何打造冬奥记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
-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
-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国家账本”出炉,今年的钱这样花
- 6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电信领域违法行为举报处理新规
- 买房可落户 多地出新政:落户门槛降低 留住年轻人
- “快响利箭”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2023年首次发射告捷
- Meta再度宣布大裁员 一万人将受影响
-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 欧洲担忧系统性风险
- 摩洛哥将与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申办2030年世界杯
- 悲剧!美国得州3岁女孩家中意外开枪打死4岁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