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若把人民作为一个总体来看,美好生活可以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去创造。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美好生活来自奋斗。对于一个国家和执政党来说,奋斗是实现所有庄严承诺和美好心愿的根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奋斗是实现小康家庭幸福的动力之源。唯有奋斗,才有未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一当选党的总书记,就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他治国理政方略的核心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美好生活”,特别是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参照,对比这个参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成了我们今后要勠力同心、不懈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那么,美好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盼,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期盼和向往还会不断发生变化。但若把人民作为一个总体来看,美好生活可以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去创造。
从物质层面来讲,美好生活就是物质生活富裕
物质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首要内涵;物质匮乏,生活固然无法美好。美好生活,首先是物质富裕,衣食住行无忧。
在旧社会,我国人民长期处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温饱问题也多年困扰人们的生活,于是,“吃饱穿暖”一度成为人们的最高生活理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到2000年底,让人民解决温饱问题,过上“小康”生活。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从2000年起,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仍然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的目标,是要到2020年,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物质文明的目标始终是第一位的。
要让人民普遍过上美好生活,就要建立广泛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越充分,越有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们免除后顾之忧,这是美好生活的必备条件。
当然,美好生活是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只要还有一个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就不能说达到了美好生活。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党领导人民展开了脱贫攻坚战,实施各种惠民举措,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再接再厉,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从精神层面来讲,美好生活就是精神生活丰富
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期待和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仅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还算不上美好生活。
当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越来越多地期盼安全、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升,从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向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从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到产生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需要。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企求,越来越表现为向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在旅游方面,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体验式”消费;在娱乐方面,对娱乐内容及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教育方面,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重点学校一席难求,出国留学人数屡创新高;在健康方面,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仅是生活内容和目标的变化,更是人的文化品位的提升,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对物质生活的超越。因此,创造美好生活,就要充分满足人们在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网络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旅游条件,让人们友好交往、增进团结友爱。
从环境层面来讲,美好生活就是环境美丽安全公正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不仅要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有美丽的环境。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对人民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暖心回应。
环境美丽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福祉。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纷争频起,社会秩序混乱的地方,人们还能过上美好生活。相反,如果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生活在优美安静的自然环境当中,就可以陶冶情操,能够自由快乐惬意地生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安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环境的安全稳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和保障,它关系到百姓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人口众多,资源需求量大,贫富差距较大,一些因心理失衡而导致的极端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极端暴力恐怖事件多次发生。因而,要严厉打击整治各类风险型经济犯罪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着力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公共安全。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实现人员素质、设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整体协调,把安全作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社会公正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尺度。公平正义从本质上说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它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重要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条件下,社会不公往往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越高,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也就会越高。要全面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除了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的经济公平外,还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福利、就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接受法律保护等权利。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美好生活来自奋斗。对于一个国家和执政党来说,奋斗是实现所有庄严承诺和美好心愿的根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奋斗是实现小康家庭幸福的动力之源。唯有奋斗,才有未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今天,中国人所拥有的一切,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 黑龙江省实施身份证首次申领免费政策2018/04/08
- 香坊区军民隆重祭奠赵尚志将军诞辰110周年2018/04/02
- 乐基儿晒高难度倒立瑜伽照 光速变瘦破怀孕传闻2018/03/30
- 中国健身女神!身材完美颜值爆表2018/04/11
- 绿色宝岛的生态坚守丨潮起海之南
- 孩子,24年,终于找到你!
- 88岁老人义务守护无名烈士墓34年:“只要我
- 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
- 这是美丽的约定!
- 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第四集:新时代的中国梦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航空工匠申少泽:为
- 21岁病亡大学生助5人获新生!他告别世界的
- 3月CPI今公布 涨幅或连续两个月处"2时代"
- 通江达海!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完成首航
- 会销保健品骗局屡禁不绝 告诉妈妈千万别买
- 打嘴仗心生怨怼 美洲峰会成特朗普尴尬之旅
- 朴槿惠政府"文化界黑名单"曝光 近万人在列
- "哥武"前高层成员遭逮捕 和平进程蒙上阴影
- 叙利亚政府军空军基地遇袭 以色列不予回应
- 把爱传递 哈里王子新婚提议用慈善代替送礼